表面碳-氢化学:正构烷烃的选择性脱氢、偶联及转化 报告人:迟立峰 院士
固态电池的机遇与挑战:从材料设计到应用 报告人:孙学良 院士
促进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等级孔分子筛材料 报告人:苏宝莲 教授
CRISPR 生物分析化学 报告人:李景虹 院士
2022年卡宾化学前沿论坛 报告人:
近日,我院在区域选择性可调谐Heck类型反应研究方面取得突破进展,相关工作发表在国际顶级综合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化学学院博士生赵春阳,联合博士后李阳、博士生董玉姣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化学学院傅俊凯教授和关威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东北师范大学校内发展基金的支持。Heck反应是一类非常重要的C?C键偶联反应,R. F. Heck也因此研究而分享了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经过近50年...
2022-11-17重氮化合物反应性丰富,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至今仍是有机合成化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领域。重氮化合物的毒性和爆炸性使得直接或者大规模使用存在安全风险,为重氮替代物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动力。在众多重氮替代物中,磺酰腙具有稳定易制备、结构多样、操作安全等优点。近二十年来,Aggarwal、王剑波、Barluenga、Valdés等国内外实验室将磺酰腙与过渡金属催化相结合,极大地推动和繁荣了卡宾化学。传统的N-对甲基苯磺酰腙存在分解温...
2022-06-15近日,我院黄宇彬教授课题组在ACS Nano杂志 发表题为“Iodine Conjugated Pt(IV) Nanoparticles for Precise Chemotherapy with Iodine-Pt Guided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and Biotin-Mediated Tumor-Targeting”的研究论文。顺铂类药物在肿瘤治疗的临床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在有效抗癌的同时,伴随着严重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具有靶向功能的纳米药物能够很好的在肿瘤部位蓄积,降低系统毒性。在治疗过程中,药物的自追...
2022-05-20近日,国际化学领域顶级期刊《Chem》对我院烯烃化合物分子间富电子氨氟化反应的突破性工作进行了报道。化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李阳、硕士研究生包佳敏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化学学院傅俊凯教授为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东北师范大学校内发展基金的支持。β-氟胺结构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结构单元,在活性药物分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烯烃化合物的分子间氨氟化反应是合成β-氟胺化合物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然而...
2022-05-15